白云古洞風景名勝區是由若干峰、洞、谷和寺廟組成的風景區總稱,位于河北承德豐寧滿族自治縣縣城東南45公里處黑山嘴鎮西潮河西岸,總面積1000公頃。系國家3A級景區,省級風景名勝區,核心景區總面積5平方公里,風景名勝區的內部道路均為步行游覽路,各處重要景點均能通達。
縣文物保護管理所于1986年5月20日第一次調查,1989年已列為第三批縣級文物保護單位,2011年經河北省人民政府批準為省級風景名勝區。處環首都“兩小時”經濟圈內。定位為以白云古洞風景名勝區旅游輻射帶動首都綠色有機農產品生產供應基地、河北美麗鄉村生態農業觀光精品區、承德科技休閑農業旅游綜合體。對外道路交通經過多年建設,白云古洞景區的交通日漸完善,對外交通為半虎線及虎藍鐵路,自駕游客可選擇承唐高速、111國道豐寧出口下轉244省道南行40公里即可。景區開放時間為每年五月一日至十月七日。
景區分為自然資源和人文資源兩大類。自然資源豐富,種類繁多,景區屬火山熔巖地貌,地質構造以張性構造為主。在火山熔巖中形成洞穴、斷崖,受后期張性構造作用形成裂谷。潮河流經白云古洞風景名勝區東側,白云古洞屬潮河水系一級支流,景區內植被覆蓋度較高。景區內溪流不絕,潭泉呼應,水質良好。景區內植被以亞熱帶寒溫性針葉林為主,可入藥的植物就有110種。景區四周群山環抱,一年四季景色宜人,春暖夏涼,冬溫秋爽。棲息的野生動物有青羊、黃羊、狍子、野豬、獾子、赤狐等50多種。
人文資源:“三寺”指 寶華寺、 青云觀、隱仙庵 ,這種僧、尼、道共居一山修行達的情況,在我國宗教史上比較罕見。寶華寺建于明天啟年間(1631年),相傳,有一人進山打獵,見山景空靈,纖塵不染,遂感悟,絕塵緣,在白云古洞修建 寶華寺出家為僧,成為開山祖師,傳3代。青云觀建于明崇禎年間,光緒二十四年(公元1899年)翻修重建,是道家活動場所。隱仙庵建于民國二十八年(1939年),供僧尼修行。僧道尼共居一山,和睦相處,堪稱奇觀奇觀。明清兩代,這里僧道共居一山。和睦相處,煙火特盛,香客如云。“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天法地,地法道,道法自然”這是景區的一副對聯,也是景區獨特的寫照。“三生萬物”,景區的景觀都與這有“三”有關:有三教,分別為釋道儒;有三大洞穴群,即白云洞群、八寶洞群、哈哈洞群,依托洞群分別建有三寺,白云洞僧剎寶華寺、八寶洞道觀青云觀、哈哈洞尼廟隱仙庵。三寺內有天、地、人三口井。
其余奇觀,數量皆是“三”的倍數,奇山六座,分別是是 筆架山、邊墻山、 虎頭山、臥獅山、望 吼山、 雞冠山,各有典故,形象逼真。奇景有九處,分別是連蔭寨、 一線天、 仙人橋、 風動石、小月牙天、大月牙天、仙人掌、百丈谷、 三井。這九景或奇、或險、或幽、或靜,各具特色。奇洞有“十二個,分別是 白云洞、哈哈洞、二仙洞、子午洞、白骨洞、修真洞、蛇仙洞、虎仙洞、鶴仙洞、穿心洞、無底洞。這些洞或闊、或深、或詭,各有神韻。
于山中居高臨下,遠眺山外潮河如帶、奇峰異石、山泉飛瀑、樹木茂密百鳥吟鳴,是不可多得的好去處。
主辦:河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主辦 河北省人民政府 版權所有 冀ICP備字06016263-1號
冀公網安備 13010202002246號網站標識碼:1300000013